Search


 

這位老師的課被“烹飪”得色香味俱全 - 新華網重慶頻道

慕容浩嘗試在B站直播授課

準備授課的慕容浩老師

古人也喜歡吃燒烤,這是他們的燒烤架。

  新學期以來,師生跨越時空阻礙,相聚“雲端”。特殊時期,網課新模式給師生帶來了新挑戰。屏幕背後,是老師們為了上好每一節網課的用心良苦。首次嘗試線上授課,為了保證課堂效果,重慶大學的慕容浩老師也下了好一番功夫。正式授課前,他特地注冊B站賬號,當起了“網紅主播”。當美食家遇上食物歷史,這門《中國古代食物史》被他烹飪得“色香味俱全”。

  通識課堂從不擔心出勤率

  將食物和歷史一起搬上課堂,慕容浩算是重慶大學的第一人。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畢業的慕容浩今年36歲,自2014年起任教于重慶大學高研院、博雅學院,研究方向為中國秦漢史。食物與課堂結合,這是一個完全嶄新的教學領域。單是課程名字,就吸引了不少慕名前來的“吃貨”,這門課也成為了重慶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之一。

  “首先我喜歡美食,好奇心旺盛,作為一個北方人,我在這裏的逛菜市場時發現好多菜都不認識,這就激發起了我的好奇心。其二也是和我的研究方向——古代經濟契合,它與食物特別是糧食聯係很緊密。”在慕容浩看來,人們都喜歡美食,但只走胃,不走心,很少主動去了解食物中蘊含的文化,更不會對盤中餐産生好奇進而有思考。于是,自2014年進入重慶大學任教後,他將食物史開設為通識課,讓不同專業的學生對食物背後的歷史文化都能有所了解。出于分享美食也分享知識的心態,《中國古代食物史》這門課應運而生。

  “教務選課係統限定這門課的人數為90人,但是選課人數總會突破上限。”課堂氛圍輕松,授課內容新穎,慕容浩的這門課從第一節課開始就人氣爆棚。即便處于特殊時期,師生們相聚“雲端”,依舊吸引了大量學生,原本90人的授課qq群,人數增到100多人。

  上他的課首先要學做美食

  這是慕容浩首次嘗試線上授課,為了保證課堂效果,他也下了好一番功夫。正式授課前,他特地注冊B站賬號,當起了“網紅主播”。慕容浩讓之前的學生充當觀眾,將課程內容在直播間進行了試播。試播時,他特別注意直播間的氛圍,希望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不會因授課形式改變而受到影響。不過,在B站直播時只需要看著彈幕,但上網課則更復雜,慕容浩需要一邊看PPT,一邊盯著學生發的群消息。由于網上授課無法直接從學生的表情獲得反饋,因此他在上課時通過QQ群與學生進行互動,及時了解教學效果。

  “一節課下來,群消息輕輕松松99+。”形式雖然變了,但是大家積極討論的氣氛依舊活躍。慕容浩還給學生布置了一項特別的作業——分小組選擇菜係,每組錄制一個做飯的視頻。

  “原本想讓學生們自己找一家餐館,拍攝地方特色菜,了解飲食背後的歷史文化。但新冠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,于是便讓學生自己出鏡錄制做飯的視頻。不僅能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烹飪的魅力,還能多陪伴家人,學習做家務。”慕容浩説,很多視頻裏都有學生父母的指導,把這樣的生活畫面記錄下來,也會成為一段很溫馨的回憶。經過一個多月的探索,《中國古代食物史》網課現場越來越熱鬧。不過,慕容坦言,自己還是希望“能夠早日與同學們在重大校園相見”。

  學生調侃上這門課太容易餓

  《中國古代食物史》課程從遠古開始,講述歷朝歷代直至近現代的美食種類、做法,讓晚上上課的同學們直呼“真的很餓”。在課堂上,慕容浩將不同朝代食物的食材、烹飪方式、飲食習慣等知識結合時代背景進行講述。通過吟咏《詩經》記住了先秦時期關于素食的記載;通過講解“舉案齊眉”的典故了解了秦漢時期的分餐制;講魏晉的特色食物,進而援引曹丕用熱湯餅檢驗膚白貌美的玄學家何宴是否敷粉……這些“冷”歷史總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。

  除了講歷史,慕容浩還會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融入課堂:他曾品鑒決出八大菜係裏各有所長的菜品;不同食物在哪一個季節食用口味最佳;探索出不同食材用何種烹飪方法味道最好。“他形象的語言、生動的表情,使得他口中的一道道菜肴色香味俱全。上這門課,一定要吃飽了飯再去,太容易聽餓了。”電氣工程學院張磊同學調侃道,在慕容老師的這門課上,不僅有關食物的歷史吸引人,更有物理、生物、醫學、農業等全方位知識的拓展。比如,用微生物知識釀酒、做醋,用燃燒柴草的物理方法使作物防霜凍,多食用姜能達到有除風祛濕的食療養生效果……在一次次的科普中,大家紛紛感嘆“太漲知識了!”

  古人其實也愛吃燒烤

  上《中國古代食物史》,僅是名字就吸引了不少“吃貨”,不過讓許多奔著“美味”而來的同學們失望的是,“許多歷史上的食物並不大好吃”。

  “古代的烹飪手段非常有限,一般以蒸和煮為主,沒有炒菜;很多蔬菜當時還沒有引進,比如辣椒等;而古人的烹飪方法也有限,比如植物油不好攝取而多用動物油,油本身的味道可能不適用于所有的菜。”慕容浩介紹,現在能看到記載的食譜,最早也最清晰的是北魏的《齊民要術》。他曾經照著《齊民要術》等古書所記載的食譜,依法炮制出許多古代食物,結果味道一言難盡。

  燒烤是重慶深夜美食不可或缺的部分,其實,古人也愛吃呢!“漢代陶俑陪葬品就曾出現過燒烤架,只不過那時候調料欠缺,沒有孜然等作料,味道可能沒現在烤來好吃。”慕容浩稱,從古至今,流傳最久的食物,則是大家熟知的各類炒雞蛋及鹹鴨蛋等。

  記者了解到,除了大量的知識量儲備,生活中慕容浩還常常身體力行地去體驗食物烹飪的微妙變化。有時,為了尋找一種合適的鹽,他會把海鹽、湖鹽、井鹽、岩鹽等各色的鹽都買回來,連續幾天炒豌豆尖,通過控制變量來尋找差異。為了測評幾種醋的差異,他把鎮江米醋、保寧醋、山西醋等,用上述的“控制變量法”測評一遍。“最有效的還是四處跑。”他説道,因為歷史學科的專業背景,每走到一個地方,他都喜歡去探尋當地的地域文化,了解美食與地域的關係。

  為了鼓勵學生走出課堂,開闊視野,慕容浩還創作了“沙坪壩三峽廣場美食地圖(文字版)”。經過親身體驗各家店鋪、各類食物,他給學生們“種草”或是“排雷”。慕容浩説,希望學生能在繁忙的課業之外勞逸結合,用美食犒勞認真學習的自己。“熟悉距學校近的各類美食,也是大學的‘必修課’之一。”慕容浩笑著説。(記者 周小平 受訪者供圖)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"烹飪的" - Google 新聞
April 02, 2020 at 09:04AM
https://ift.tt/2UzRSd9

這位老師的課被“烹飪”得色香味俱全 - 新華網重慶頻道
"烹飪的" - Google 新聞
https://ift.tt/2WC4sKn
Shoes Man Tutorial
Pos News Update
Meme Update
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
Japan News Update

Bagikan Berita Ini

0 Response to "這位老師的課被“烹飪”得色香味俱全 - 新華網重慶頻道"

Post a Comment

Clothing

Powered by Blogger.